#大眾汽車 #盈利下滑 #工廠裁員 #汽車市場 #電動車補貼
疲軟的汽車市場和持續的結構重組正對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產生深遠影響,並進一步暴露其經營危機。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大眾汽車的盈利下滑了64%,為15.8億歐元。以下是本次危機的多方面原因和行動計劃。
工廠關閉及裁員計劃引發不滿
《明鏡》周刊報道指出,大眾計劃關閉德國的三個工廠,裁員人數高達一萬人,並削減員工工資10%。該消息引起了德國政府和工會的強烈反對。總理舒爾茨(社民黨)對此回應道,企業管理層的錯誤決策不應由員工承擔。下薩克森州經濟部長利斯(社民黨)也強烈要求大眾管理層提出具體的產能方案,並反對以運營困難為由裁員。
勞資委員會展開談判
為應對裁員計劃的反響,大眾內部正展開第二輪勞資談判。勞資委員會期望找到避免裁員和工廠關閉的替代方案。大眾汽車談判領導人Meiswinkel強調了節約措施的重要性,表示只有經營成功才能確保穩定的工作機會。
中國市場疲軟影響盈利
大眾第三季度的利潤大幅下滑,主要受中國市場業績不佳影響。首席財務官表示,大眾面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因此迫切需要大幅削減成本以應對市場壓力。
電動車補貼取消成為焦點
下薩克森州經濟部長批評聯邦政府突然取消購買電動汽車的國家補貼,認為這項決策導致了市場的不穩定,影響了消費者對電動車的信心。下薩克森州擁有大眾20%以上的普通股,並對重要決策具有否決權。
政策與時代變遷的雙重挑戰
聯邦議會經濟委員會主席Grosse-Brömer認為,大眾汽車的困境不僅源於管理層的失誤,也受到當前政府的誤導性政策影響。他指出,利潤重心已轉向電子、電池和軟件領域,而大眾仍未完全適應這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