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紋肌溶解最常見原因曝光!羅一鈞提醒3大預防措施,鏟子超人務必注意

作者:

分類:

近期花蓮災後清理行動中,有志工「鏟子超人」出現因過度勞動導致 橫紋肌溶解症 而送醫加護病房的案例,引發關注。疾管署長羅一鈞提醒,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肌肉過度使用」,並提出 3大預防措施,呼籲大家務必注意身體狀況。


橫紋肌溶解症常見原因

  • 肌肉過度使用:例如長時間搬運、清理重物,或在缺乏運動習慣下突然進行激烈勞動。
  • 高強度運動:如行軍、跑馬拉松,容易造成小腿等肌群嚴重受損。
  • 症狀表現:會出現肌肉劇烈疼痛、僵硬,甚至影響走路、站立或蹲下。

羅一鈞提醒的3大預防措施

  1. 避免過度勞動或激烈運動
    • 若平時缺乏運動習慣,不建議突然參加高強度活動或勞動。
  2. 多喝水、補充水分
    • 在激烈運動或勞動後,應大量補充開水,幫助肌球蛋白排出,減少腎臟受損風險。
    • 特別是夏天,橫紋肌溶解症好發,切勿讓身體處於缺水狀態。
  3. 出現症狀立即休息
    • 若有肌肉疲勞、疼痛、僵硬,應立即停止活動並休息。
    • 若休息後仍未改善,應盡快就醫檢查。

橫紋肌溶解與疾病的關聯

羅一鈞也補充,目前流感病毒或鉤端螺旋體病偶爾可能引發肌肉發炎甚至橫紋肌溶解,但通常會先出現 發燒、感染症狀,再出現肌肉問題。相較之下,救災志工短時間內發病,更可能是因為 肌肉過度使用 所導致。


專業提醒

橫紋肌溶解症不只發生在運動員,日常生活或勞動過度也可能觸發。
👉 預防關鍵:量力而行、補充水分、適時休息。
特別是參與清理行動的「鏟子超人」,務必記住這些守則,避免因善心付出反而危及健康。


SEO關鍵字建議

#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預防 #肌肉過度使用 #過度勞動 #鏟子超人 #花蓮救災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