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歐盟汽車出口 #美國關稅政策 #德國車廠損失 #福斯BMW賓士 #汽車產業關稅 #跨國貿易影響 #歐美貿易協議
歐盟與美國達成新協議 汽車關稅仍維持高水準
儘管歐盟與美國近日就汽車關稅達成協議,暫時避免貿易衝突升溫,但對歐洲汽車製造商而言,壓力依然沉重。美方雖將對歐進口汽車的關稅自原本懲罰性27.5%下調至15%,但與先前2.5%的標準稅率相比,仍高出六倍。
這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車廠帶來實質成本負擔,Barclays 分析指出:「雖然結果優於最壞預期,但15%的高關稅仍讓歐洲汽車產業陷入現實挑戰。」
德國汽車業年損失恐達數十億美元
根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統計,持續性的15%高關稅,將導致德國車廠每年面臨數十億美元的損失。這不僅侵蝕企業利潤,也削弱德國汽車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福斯汽車(Volkswagen)近期就表示,2025年上半年光是關稅帶來的損失即達15億美元,並已下調全年營收與獲利預期。旗下高階品牌保時捷與奧迪亦同步下修財測,主因為北美銷售過度依賴歐洲工廠生產。
歐洲汽車股應聲下跌 市場反映負面前景
新協議公布後,歐洲汽車股一度短線走高,但隨即回落。截至格林威治時間13:25,歐洲汽車類股整體下跌約1.2%。其中,福斯、BMW、賓士與Stellantis跌幅居前。
投資人憂心,當前15%的關稅水準將成為中期常態,使得歐洲品牌在美國市場的成長空間受限,進一步拖累股價表現。
歐洲降稅爭取美方投資回報
與此同時,歐盟也做出讓步。據知情官員透露,歐洲正考慮將對美國汽車的進口稅率下調至2.5%,甚至可能趨近零稅率。此舉對已在美設廠的BMW與賓士而言是一大利多,有助於降低在美生產與出口的整體成本。
此外,歐洲更承諾對美投資高達6,000億美元,以換取市場准入與政策穩定。福斯汽車執行長 Oliver Blume 透露,公司已向美國商務部提交具吸引力的投資方案,包含考慮在當地興建新的奧迪車廠。
結語:歐洲車廠須因應長期貿易風險
雖然暫時避開更高關稅風險,但歐洲汽車品牌仍須調整全球布局策略,以應對中長期政策不確定性。包括增加美國在地化生產、提升供應鏈彈性與控制成本,都是未來數年內不可避免的挑戰。德國汽車巨頭如何在高關稅環境下維持競爭力,將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關注焦點。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