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豐禾23周年公益行動:送愛偏鄉,支持台灣好米

作者:

分類:

金豐禾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著「吃台灣好米、助台灣農民」的理念,並在23周年前夕持續投入公益活動。2023年8月6日,金豐禾執行副總林瓊瑤帶領團隊前往彰化竹塘鄉長安國小,參加「未來夢想實驗室」公益活動,為學童們帶來一場富有啟發的教育體驗。

此次活動的目的是深耕偏鄉教育,推廣食安與米文化。透過職能體驗的遊戲,鼓勵偏鄉學童探索未來的職業夢想。林瓊瑤擔任「夢想導師」,不僅帶來豐富的物資,還教授孩子們有關食安知識和台灣優質米的故事,讓他們了解農民辛勤種米的過程。她希望在孩子心中種下善良的種子,鼓勵他們成為未來能夠回饋社會的人。

長安國小的校園被稻田環繞,特色課程「蝠稻長安」結合了蝙蝠與稻田的生態知識,並透過多元社團活動如武術、陶笛和美術等,讓學童在學習中拓展視野。透過「未來夢想實驗室」的課程設計,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分辨米蟲的方法,也進一步了解台灣好米的品質與價值。校長林家惠表示,偏鄉教育資源匱乏,金豐禾的投入讓孩子們獲得珍貴的學習經驗,許多家長也認為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受益匪淺。

金豐禾企業自成立以來,長期關注公益事業,特別是偏鄉與弱勢族群的需求。在董事長蘇玉麒的帶領下,該公司致力於幫助農民建立穩定的通路,並嚴選健康優質的台灣米,實施「契約米」模式,讓消費者和農民雙贏。金豐禾的公益足跡遍及捐贈災民、偏鄉學校的交通車、贊助小學生旅行等,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愛心。

此外,金豐禾透過結合農會與老牌米廠的合作模式,在全台各地設立穩定的農耕系統,採取類履歷稻作安全機制,讓消費者能安心享用本土優質米。透過「契約米」的雙向模式,金豐禾希望在消費者與農民之間搭建起信任的橋樑,不僅支持台灣農業,更讓食安保障深入每一個家庭。

然而,在參與這類公益活動時,仍需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確保活動的透明性與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免造成資源浪費或不均。其次,持續關注偏鄉教育的長期發展,避免一時的熱情無法持續下去。最後,呼籲更多企業與個人共同參與,為改善偏鄉教育與農業環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