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央行、房市信用管制、楊金龍、排除條款、金融政策
央行回應房市信用管制的質疑,將考慮協助措施
針對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必要時,將針對需要協助的無辜者推出協助措施或排除條款。」這些相關措施預計在一個月內推出,旨在回應社會各界對於政策的疑慮。楊金龍是在立法院法制及總預算委員會質詢時發表的此番言論。
行政院長呼籲蒐集意見,尋求合理解決方案
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表示希望央行能夠聽取各方意見,並提出合理的制度,以緩解當前房市的困境。
新信用管制措施對換屋族影響深遠
央行最新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中,對名下擁有房屋的自然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首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而第二戶購屋貸款的最高成數則從60%降至50%。此舉擴大至全國範圍,導致許多換屋族和多屋族受到衝擊,特別是即將交屋的買方,可能面臨違約的風險。
金融風暴的潛在風險引發關注,央行強調及時應對
在質詢過程中,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提問,是否因為楊金龍已預見不採取行動將引發本土性金融風暴。楊金龍回應,部分銀行的房貸水位已逼近30%的臨界點,並強調銀行授信過度集中可能導致類似日本資產泡沫和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的事件。
他指出,及早行動可以避免這些潛在問題,若等到風險加大再出手,泡沫可能會在那時候爆發,這與時間的掌控有關。
配套措施的迅速推出至關重要
至於配套的協助措施何時會推出,楊金龍表示不會拖延至一個月,如果有人需要協助,應盡快提出。他對賴士葆要求在一周內專案處理的提議並未作明確回應,但重申將會儘快行動。
央行此前曾表示,若信用資源過度集中於不動產市場,將擠壓生產事業所需的實質投資資金。截至2024年8月底,相較於2018年底,不動產貸款餘額的增幅高達59.6%,顯著高於總放款餘額的47.5%及其他放款餘額的41.1%,不動產貸款的集中度已提升至37.5%,顯示銀行的信用資源明顯向不動產相關部門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