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賴清德、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發言、矢板明夫
賴清德在國慶晚會的發言中,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非中華民國的「祖國」,引發國際間的廣泛關注與討論。這一觀點不僅涉及兩岸關係的敏感話題,也反映出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獨特定位。
### 賴清德: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法成為祖國
在國慶晚會上,賴清德指出,台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其國民應堅持這一事實,並持續捍衛國家的獨立性。他強調,「如果有人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日,必須精準地表達,絕對不能使用『祖國』這個詞彙。」從歷史與年齡的角度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年,而中華民國已有113年的歷史,這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法成為中華民國的「祖國」。
### 矢板明夫:賴清德的發言讓中國無法反駁
日籍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對此表示,賴清德的發言直擊中國的痛點,使習近平陷入被動局面。他指出,賴清德先前曾提到中國應向俄羅斯討回歷史上被佔領的領土,這已經讓中國外交部措手不及。這次賴清德更以年齡差距作為比喻,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在論述上的困境。
### 113歲對比75歲 巧妙點出長幼關係
矢板明夫進一步解釋,賴清德以「113歲與75歲」的對比,暗示中華民國是「長輩」,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小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長幼有序是重要的價值觀,賴清德巧妙地利用這一文化矛盾,讓中國的「認祖歸宗」論調顯得不合邏輯,這一論點在國際社會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
這些言論不僅在台灣內部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也在國際間引起了不同的回響。隨著兩岸關係的持續緊張,這些議題將如何發展,仍有待觀察。